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太阳概況 - 名師風采

名師風采

黎志偉:培養懂藝術會技術的環境設計師

      編者按:為使新生對所學專業有更清楚的認識,有更明确的學習目标,掌握更有效的學習方法,盡快适應大學學習生活,平穩有效地實現從中學到大學的轉變,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特策劃開展“學科帶頭人帶你‘逛’專業”活動。邀請有關專業學科帶頭人,對專業課程要求、專業學習方法、專業前景分析等方面進行講解,使新生對所學專業有更全面了解,幫助學生穩定專業思想,樹立專業學習信心,激發學習動力,以積極的心态投入到大學學習中來。
 
  專業名稱:環境設計
  專業導遊: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學科帶頭人黎志偉教授。黎志偉,男,教授,碩士生導師,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環境設計專業學科帶頭人。曾設計并直接管理施工數十項重要裝飾工程,如:廣州市出入境大廈裝修,廣州天河區“三年一中變”環境改造等。曾在廣州市青雲書院舉辦《山海觀》黎志偉個人風景油畫展。在權威和核心刊物發表論文10多篇,發表作品10多幅,出版專著4部。曾獲廣州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全國美術教師作品展“三等獎”。所設計開發産品,曾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外觀設計專利3項。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學科帶頭人黎志偉教授

 
     Q1:環境設計專業主幹課程有哪些?
    環境設計專業所屬學科為設計學。主要有:室内空間設計、景觀設計基礎、效果圖表現技法、計算機輔助工程制圖(Auto cad)、建築設計方法學、計算機輔助三維制作(3ds max)、建築模型制作與工藝、材料與工藝等主幹課程。然後再分建築與室内設計、園林景觀設計、公共藝術設計三個方向學習不同的選修課程。
 
      Q2:廣商環境設計專業的特色和優勢是什麼?
  環境設計專業以實踐教學為專業特色,緊密結合地域優勢,開展國際交流,培養具有國際設計視野,掌握專業基礎理論和設計實踐能力,适應創新時代需求,能預見未來新生活形态的應用型設計人才。
 
  Q3: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習方式是什麼?
  設計專業既需要理論的體現,也需要實踐的檢驗。主要的學習方式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故在培養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實踐學習。
  着重加大實踐學習環節,将專業主幹課程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課程教學和設計技能訓練相結合,設計課程和工作坊實踐相結合,專業課程和社會課題、企業項目相結合,課堂教學與學科競賽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實戰訓練,為學生積累實際工作經驗。
  積極參加工作坊學習。把工作坊的實踐安排進課表,把工作坊項目和課堂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充分利用現有實踐教學基地項目,結合指導教師的企業信息資源,加強設計實踐的現實性、可行性。學院提供實際項目支持,激發學生的創作積極性,企業督促和指導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市場研究等活動,為培養學生将來良好的就業技能打下堅實基礎。
 
  Q4:廣商環境設計專業培養的學生有什麼特質?
  本專業學生在學習文理、英語、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同時,還需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美術修養,既懂藝術又會技術。本專業要求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室内外環境設計的科研、教學、設計問題的能力,能清晰的表達設計思想,熟悉室内外環境設計的程序與方法,能在綜合把握環境與空間的功能、尺度、材料、構造、效果、風格、施工工藝、造價和市場需求諸要素的基礎上對環境與空間進行合理的改進性設計和創新性設計。
  在素質結構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品質,以及法制意識、誠信意識、團體合作意識;在文化素質上具有較好的中國傳統文化素養、文學藝術修養,并具有現代意識、人際交往意識;身心健康。
  在知識結構方面,要求除本專業确定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專業能力外,同時具有一定的外語、計算機及信息技術應用、文獻檢索、論文寫作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以及文學藝術、曆史、哲學、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學等方面的人文科學知識。
 
  Q5: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對社會發展有什麼貢獻?
  環境設計專業培養适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發展需要,掌握專業基礎理論與專業技能,掌握相關學科領域理論知識,并具有創新能力和設計實踐能力的專業設計人才,能在藝術院校從事環境設計、教學和研究工作,在環境藝術設計機構從事公共建築室内設計、居住空間設計、城市環境景觀、社區環境景觀、園林景觀的設計工作,具備項目策劃、經營管理、施工管理和研發能力的人才;為社會與經濟發展和為人們提供更加美好的工作、學習、生活的空間與環境做出貢獻。
 
  Q6:我國環境設計專業發展的前沿和走勢如何?
  面向社會,培養适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是專業建設的首要目标和前提,是專業得以發展的動力。把握社會需求狀況,一方面要進行需求調查,另一方面還要進行需求預測,這樣才會有的放矢,依社會發展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計劃,為培養适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做好前期準備。
  提升生活與生存環境素質是當今社會,更是未來社會追求的目标。目前我國環境藝術設計主要還是在室内設計和裝飾、裝修等形式和層面上,環境設計教育也側重于此。但随着時代發展,其内容将大大擴展,涉及的範圍也将更加廣闊;展望未來,培養與時俱進“多專多能”的環境設計人才是我們環境設計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