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太阳概況 - 學院簡介

學院簡介

公共藝術專業介紹

專業定位
      公共藝術專業下設兩個方向:公共文化藝術方向和公共空間藝術方向。專業定位于培養能适應我國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符合珠三角大灣區公共藝術行業需求,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國際視野和團隊協作精神,具有紮實的專業技能和創新思維能力,具備工匠精神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培養目标
      公共藝術專業培養愛國、愛黨、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基礎和具備公共藝術造型與研究能力,通達當代文化精神,能塑造城市鄉村公共藝術空間景觀、優化公共空間環境品質、挖掘地域文化符号、通過藝術行為傳遞人文關懷的綜合性人才。本專業旨在培養綜合景觀學、環境設計、雕塑裝置、繪畫等多學科特點,利用自身教學和實踐的優勢,緻力于培養能立足廣州,面向廣東,乃至輻射全國的具有專業知識理論和基本技術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培養規格
      本專業基本學制4年,總需修滿162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33學分,公共選修課10學分,基礎必修課21學分,專業必修課33學分,專業組選課16學分,專業任選課12學分,專項實踐15學分,其他實踐22學分。
      畢業生應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1.思想道德素質要求: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道德品質、法制意識、誠信意識和道德修養。
      2.知識要求:掌握公共藝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相關公共藝術領域的設計制作方法和有關技術理論知識;具備應用相關公共藝術領域内的公共藝術品進行設計制作的理論框架;熟悉相關公共藝術領域的相關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城市公共藝術領域各種藝術表現手段的應用前景、需求發展動态等方面知識;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理論分析的體系,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
      3.能力要求:獲取知識的能力,包括具備現場調查,基礎資料收集,定量與定性分析、評價和綜合的能力;應用知識的能力,包括具備空間想象和再造能力,能夠提出針對不同環境不同需求的創意設計方案;表達知識的能力,包括掌握畫面、文字及口頭表達技能,具備實體裝置制作、計算機模拟及機械和聲光電的應用能力;溝通協作能力,包括具備較強的交流、溝通、組織和團隊協作能力。
      4.素質要求:愛崗敬業,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素質和團隊合作素養;具備國際化視野,具有較高的科學素質和人文素養,富有創新創業精神;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身心健康,能通過教育部規定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标準》測試。
課程體系
      本專業課程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課,公共選修課,基礎必修課,專業必修課,專業組選課,專業任選課,專項實踐和其他實踐類課程等。
本專業的核心課程包括:中外美術史、影像基礎、公共景觀設計、裝置藝術設計、公共藝術策劃與傳播、綜合材料試驗、空間形态設計、展示設計、公共雕塑設計、公共設施設計、壁畫設計和陶藝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和主要專業實驗包括:戶外寫生實踐、速寫實踐、綜合材料創作實踐、材料與工藝實踐、計算機輔助設計實踐、公共藝術調研實踐、工作室創作實踐、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報告)。
師資隊伍
      公共藝術專業擁有一支适應學校專業發展和教學規模的,專業技能強,教學素質高,職稱優良,學曆、專業、技術資格和年齡結構合理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本專業現有教師10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講師4名。教師中博士2名,占比20%;博士在讀1名,占比10%;碩士7人,占比70%。本專業内教師6人來自美術學專業,2人來自藝術設計專業,1人來自設計學專業,1人來自教育學專業。
教學條件
      公共藝術專業現有17間工作坊和實訓室,具體包括陶藝工作坊,雕塑工作坊,家居工作坊,造型藝術實訓室,基礎繪畫實訓1室、2室、3室、4室、5室、6室、7室、8室,書畫藝術工作室,油畫藝術工作室,藝術道具1室、2室、3室。此外,本專業還與廣州市黃埔區少年宮等多家單位簽署了校企合作協議。為本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