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午,環境設計教研室在藝術樓101工作室舉行“AI賦能高校教學”專題分享會。分享會由環境設計教研室專任教師劉嘉炜主講,環境設計專業負責人龍莉紅、教研室主任周子豪及全體教師參加活動,圍繞人工智能在教學、科研與課程建設中的應用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讨。
本次分享基于劉嘉炜近期參加的“DeepSeek-AI智能體賦能高校教學及管理創新專題培訓會”相關内容,結合高校教師實際教學與管理工作,系統梳理了AI工具在教學過程中的多種應用路徑。劉嘉炜首先從AI在日常教學文檔生成中的應用展開講解,介紹了如何借助DeepSeek、訊飛文書、橙篇等智能平台高效完成教案編寫、課程設計、試題生成與教學反思撰寫等任務,大幅提升教師的備課效率與資源整合能力。
在科研方面,劉嘉炜重點展示了AI工具在文獻檢索、資料歸納、科研綜述撰寫、論文邏輯結構優化等方面的輔助功能。他以“星火科研助手”等工具為例,分享了自己在使用過程中積累的經驗,進一步說明AI如何降低重複性勞動,提升學術寫作效率與條理性。
此外,劉嘉炜還介紹了如何基于“學習通”平台搭建課程專屬AI助教系統。通過設置AI助教的人設與知識庫,該系統可實現自動答疑、精準推送、互動反饋等功能,為教師提供智能化教學支持,亦為學生營造高效、持續的學習輔助環境,助力構建多元互動的教學新生态。
在交流讨論環節,教師們結合個人教學經曆,圍繞AI在課程内容優化、學生學習數據分析與課堂交互設計等方面的應用進行了熱烈探讨。與會教師一緻認為,AI技術的引入不僅有助于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也對高校教師的技術素養與創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
此次分享會為環境設計教研室教師提供了實用的AI應用思路與方法,有效推動了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學和科研領域的融合實踐。教研室将繼續探索AI與專業教學的深度結合,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技術創新,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助力我校環境設計專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交流現場(一)
交流現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