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午,我校首批名輔導員工作室之一紅色文化教育工作室召開新學期第一次沙龍會議。工作室成員歐瑩、關樹基、劉萬裡、韓彩霞、張凱瑜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工作室主持人關樹基主持。
會議主要圍繞落實工作室研究方向、打造紅色文化教育“試驗田”、豐富紅色文化教育載體和工作室成員分工展開。歐瑩介紹了紅色文化教育工作室成立的背景及意義,希望工作室成員齊心協力,圍繞紅色文化教育研究方向展開研究,探索紅色文化教育的新模式新載體。
關樹基分析工作室的研究方向:一是注重理論研究,工作室成員首要掌握紅色文化精髓,在紅色文化的領域内要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可以針對中國共産黨發展史、井岡山文化、長征文化、抗戰文化等展開研究,形成課題、科研成果;二是有計劃、分批次組織工作室成員到紅色文化形成地參觀考察,吸收先進的思想文化精髓,學習成熟的經驗做法,掌握科學的工作思路,豐富工作室自身内涵建設;三是依托學生組織和學校推行的“4+X”學生素質培養計劃,探索紅色文化實踐新陣地,如開展紅歌比賽、紅色書畫攝影大賽、紅色影片制作、紅色書籍分享、微長征、排演紅色節目等,豐富紅色教育新載體、新陣地和新模式,争取打造紅色教育“試驗田”;四是注重黨員骨幹培養,吸收優秀的黨員骨幹充實工作室建設,培養一支知黨情、明黨史、懂理論、重實踐的朋輩紅色文化教育隊伍。
工作室成員針對研究方向展開熱烈讨論,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看法。會議形成統一認識,對工作室成員做了初步分工。關樹基負責工作室的全面建設,重點研究抗戰文化,組織紅色文化教育宣傳隊和探索紅色文化教育“試驗田”;歐瑩負責工作室場地溝通、硬件配置,重點研究長征文化;劉萬裡重點研究井岡山文化,開展“體驗式”教育;韓彩霞重點研究中國共産黨發展史,組建紅色讀書會,開展紅色書籍分享、主題演講;張凱瑜重點研究中國共産黨發展史,開展“體驗式”教育。
會議現場
工作室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