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學院新聞

學院新聞

廣州市番禺區海鷗島紅樹林海岸和生态修複項目調研

為了貫徹“十四五”水生态環境保護工作,推進生态城市規劃建設,建設生态和人文的濱水城市設計,9月25日,我院環境教研室主任周子豪在淺草堂副院長方敬恩的介紹下,帶隊到番禺區海鷗島進行生态修複項目的調研,實地參觀了海鷗島的交通旅遊設施和生态發展情況,對海鷗島的曆史沿革、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規劃、生态保護等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微信圖片_20230930003207.jpg

調研現場

調研組前往番禺區石樓鎮進行調研,海鷗島位于廣州市番禺石樓鎮範圍内,面積34.61平方公裡,是廣州面積最大的原生态島嶼。根據廣州市《珠江江心島整體保護規劃》,海鷗島屬于限制開發類島嶼,以生态農業為主,休閑遊憩為輔。規劃提出除了海鷗大橋、虎門二橋外,原則不再新增對外的道路,嚴禁房地産開發項目進島,建築體量以小體量為主,建築高度不允許超過15米。

微信圖片_20230930002947.jpg

調研現場(二)

海鷗島内水系豐富,具備良好的水生态環境,島内目前以農業種植及水産養殖為主。島内最打眼的是生長在海水裡的紅樹林,它們紮根在海水裡,茂密厚實,成片繁殖,是熱帶、亞熱帶海岸、海路交錯區生産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植物。對于保護堤岸、維護生物多樣性、淨化海水、調節氣候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海鷗島的開發建設過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的建設理念,盡量保留自然生态的和河湧環境,滿足水生動植物以及鳥類繁衍、栖息需求,修複和保護河湧水生态系統,着力恢複和提高河湧的生态功能,體現生态性、多樣性、自然性和親水性。目前海鷗島還存在比較突出的交通問題,節假日海鷗大橋塞車嚴重,島内道路難以拓寬,難以大規模吸引遊客,停車位置也比較少,不利于島内進一步的生态旅遊業的發展。

微信圖片_20230930002901.jpg

現場合影

調研結束後,調研組在現場讨論了項目調研過程中的發現和成果,生态并不是唯一的訴求,城市發展規劃設計在注重生态發展的同時,也不應該遺忘城市經濟發展。生态城市規劃建設設計中還能注重推進城市産業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