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學院新聞

學院新聞

環境設計專業開展鄉村振興設計實踐專項調研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廣東省委、省政府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部署,引導設計專業學生挖掘鄉村多元價值,以創意設計引領鄉村未來,以文化創意助力高質量發展,促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7月12日,在環境設計專業負責人龍莉紅副教授的領隊下,環境設計專業的師生們來到英德市橫石水鎮江古山村和橫嶺村進行實地考察調研,重點圍繞鄉村景觀提升、人居環境改善及共同推進江古山村“紅色教育基地”申報等方面開展實踐活動。

在江古山村村委林女士的帶領下師生們首先參觀了中共英東縣工作委員會舊址,該舊址位于江古山村林氏祠堂,由林家二世祖兄弟二人共建,始建于明朝,重修于1989年,占地面積296平方米。該祠堂是明代三進式方正形建築,坐西向東,用青磚築砌的牆,房頂用木、瓦做材料。抗日戰争時期的1944年8月,中共英東縣工作委員會成立,林名勳同志任書記。工委機關設在江古山村林家祠堂上廳右廂房,1995年12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在這裡師生們了解到該革命老區的基本概況和文化資源,通過與橫石水鎮吳先彩書記溝通、交流,得知在縣委舊址旁的江古山文化樓需要改造為紅色教育文化展廳。在了解到具體的設計目标、内容和意向後,龍莉紅副教授帶領師生一起在江古山文化樓進行詳細的勘察、測繪與分析。

在橫嶺村的調研重點圍繞百年古樹的保護與宣傳、古樹周邊的建築物、構築物、植物、鋪地、基礎設施等做了詳細的測繪與記錄。通過對古樹公園建設、綠美家園建設、綠美鄉村廊道建設等方面規劃,緻力于打造集古樹資源保護和觀光、鄉村體驗、科普宣教和綠色家園為一體的宜居、宜遊、宜業的生态美麗鄉村,為村民創造高品質的自然環境和生态綠色空間。

在實踐期間,隊員們在當地村委和居民的帶領下深入挖掘當地景觀資源,并對關鍵節點進行測繪。同時,與當地幹部和村民進行深入交流,了解村民的想法與訴求,充分收集前期數據資料,以便能夠設計出貼合鄉村實際的景觀提升方案。在後續實踐過程中,實踐隊員們将全身心地投入到方案設計中,完成了課本所學與實際應用的結合。

活動現場(一)

活動現場(二)

活動現場(三)